有些犯罪嫌疑人虽然没有构成真正的犯罪行为,但在其主观意识中已经有了实施犯罪的动机和想法。这种犯罪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犯罪预备或者犯罪中止,法律对犯罪中止和犯罪预备也有严格规定和惩处措施。那么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区别和相同点有哪些?下文在线快3平台UU快三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1、犯罪预备。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我国刑法学界认为这只是对犯罪预备行为的描述,并非犯罪预备的概念。根据这一规定及有关刑法理论,犯罪预备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
2、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
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都是犯罪过程中的形态,均不具备刑法规定的一个完整的犯罪所具备的全部要件。
1、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中止犯罪行为的,是犯罪实行形态的中止。例如甲携带凶器去杀乙,路上遇到几名治安联防队员,治安联防队员并不知道甲的目的,走了。后来,甲内心悔悟,打消了杀人的意念,返回家去,因而未着手实行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预备阶段的中止。
2、实行阶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的实行过程中,自动地中止了实行行为。例如,甲在杀乙的过程中,见乙痛苦呻吟的惨状,产生了怜悯之心,中止了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实行阶段的中止。又如,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以上就是在线快3平台UU快三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区别和相同点的相关资料。虽然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状态下的罪犯所造成的损害不大,仍需接受相应的处罚措施,但处罚上会较为宽容。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在线快3平台UU快三的在线律师。
该内容非常好 赞一个
转发分享给更多朋友阅读
相关问答
Q涉嫌非法经营罪,后面中止犯罪有中止犯罪证据,取保候审材料交上去了,如果被拒批了会判多少年
A你好,是否有委托律师介入帮助处理?代理律师会详细了解案情之后帮助你去解决的。
在线快3平台UU快三,中国大型的法律服务平台,最早的法律咨询网站,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在线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CopyRight@2003-2019 findlaw.cn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权所有 广州网律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222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ICP备10231287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993-290 举报邮箱:ls@ls.cn